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发展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四批)》,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做法成功入选。
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按照我省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工作部署,由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向省住建厅申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具体实施的创新做法。目前,平台系统已全面开发完成,正在经开区海恒国际体验式商业街区项目和松谷鸣翠房地产项目开展试点应用。
平台聚焦装配式建筑全链条数字化管控,深度融合物联网、AI与BIM技术,覆盖勘察设计、工厂生产、施工管理、行业监管四大核心环节,打通设计、生产、施工、监管全链条业务协同。目前,平台已完成4大模块、48个精细化场景应用、195项功能点开发,并成功与中国建造(安徽)互联网平台对接,实现数据互通。
在合肥经开区海恒国际体验式商业街区、松谷鸣翠项目,平台应用成效显著。常规管理方面,通过劳务实名制、机械管理、环境监测等标准化应用,实现“人、机、料、法、环、质量、安全、进度”等要素的智能化管控,提升项目管理效率的同时,更有五大创新型应用为建筑业智能化升级带来全新突破。
机库无人机低空巡检通过预设巡航路线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智能巡航,有效解决大场景项目人工巡检效率低、覆盖不全的监管难题;AI智能套筒灌浆产品采用“AI监测+数据固化+人员管控”三位一体模式,确保关键施工环节的质量可追溯;工期AI监测依托全景摄像头与AI算法,生成完整施工作业面并智能识别施工工序,让进度管控更精准;全景 360 巡检与可视化记录建立三维电子档案,结合 BIM 模型定位关键节点,强化安全管理、责任追溯与巡检效能;智能健康安全监护则通过智能体征监测手环,实时预警工人健康风险,为施工现场人员安全保驾护航。
从技术落地到产业升级,安徽正以互联网思维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对建设“好房子”的迫切愿望。平台的成功实践不仅能提升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安全水平,更为全省建筑业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在发展智能建造方面,合肥经开区精心培育骨干企业和示范项目,不断探索智能建造实施路径。2023年以来,中建国际工程有限公司AI智能套筒灌浆监控系统等9个产品入选省、市级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名单,大众研发中心等6个建设项目入选省、市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通过在合肥六中新桥校区等项目举办智能建造观摩会等活动,助推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加快推动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下一步,合肥经开区将持续推进平台优化和项目试点应用,加速课题成果落地,将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经验做法进一步复制推广,打造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样板,为全省建筑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占贤锴 徐凌俊)
配资658-在线配资炒股-民间配资公司-股票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